一到春节,我最期待的就是看冰灯。我的老家在黑龙江佳木斯。小时候,除夕夜刚过,我就赶忙穿上厚棉衣,拉着爸爸去江边看冰灯。那时冰灯制作简单,冰块直接从江里采来,经工匠雕刻成型。冰灯的样子很可爱,有胖乎乎的小熊、跳舞的仙女,还有十二生肖的造型……每一个都饱含着工匠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自然的敬重。虽然天很冷,但我们在冰灯展区里玩得特别开心。大家在冰滑梯上大喊着滑下去,在冰迷宫里找路,这种简单的快乐让我难忘。

因为我对冰灯的喜爱,爸爸还给我做过冰灯——用小塑料桶冻出一个冰罩,扣过来,在里面点上蜡烛,就有了一闪一闪的小冰灯。我常守着它入睡,醒来时冰灯已化为水,那点亮光却一直留在我心里。

后来我才知道,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而冰灯就是最早、最流行的一种冰雕。对我来说,冰雕还有另一层意义。

我从小就学习滑冰。每年冬天,大人们都会做冰道,传统方法是往地上淋水,让水一层一层结冰。刚做好的冰道很光滑,穿着冰鞋上去一滑,冰面就会被冰刀划出一道道痕迹。滑的次数越多,痕迹越多,冰道就越来越好滑。对于滑冰的孩子来说,这冰道就像我们的“冰雕”。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是师傅精心雕刻的,我们的冰道则是靠一次次练习“雕刻”出来的。冰雕完成后会接受各地游客观赏,我们练习的成果,则要通过比赛来检验。

我离开家乡多年,因为训练和比赛的缘故,也很少有机会在家过年了。在队里度过春节时,吃着队里的年夜饭,看着赛场上的冰道,我常常会想起童年的除夕夜,想起守在我床前那盏爸爸亲手制作的、简陋却温暖的冰灯。

今年春节前,有机会再回到家乡的冰灯展区,我发现冰灯又大又精致,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和光影艺术,晶莹剔透的冰和光影相拥在一起。更让人高兴的是,冰灯不只是让人观赏,还形成了融合文化、旅游、商贸的节庆活动。一些以前靠捕鱼打猎为生的老人,现在也参与到冰灯制作和旅游服务中,生活变得更好了。

最近,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,冰雪之美、冰雪运动日益受到大众关注。愿家乡的冰灯一直闪耀,扮靓欢乐、充满希望的节日,也装点着我们越来越美的日子。

(作者是短道速滑运动员)